友缘机械转载
葱绿茶园,十年间,从400亩到2000多亩;
人均收入,十年间,从1340元到5400元;
茶业企业,十年间,从数字1变成数字4;
村庄景致,十年间,从陈旧木屋变成亮丽洋楼
百姓面貌,十年间,从贫困落后到喜气洋洋……
我县缠溪镇湄坨村,一个地处高原、干旱缺水的小小村寨,缘何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缘何有如此振奋人心的佳绩?2012年6月15日,来自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封温情款款的亲笔回信,让湄坨村再度兴奋。全村百姓回想十年道路,茶叶产业发展的兴奋点、关键点、支撑点组成了魔幻密码,解开了生活的幸福通道。
总理玉言,指出发展兴奋点
2002年11月22日,海拔1200米、耕地面积2500米,高寒缺水,被人们常常以“十年九不收,狗都不吃厥巴兜”调侃的湄坨村,这一天异常兴奋,有群众隐隐听说有“大官”从村里过,村民们全都期待着,齐刷刷站在公路边,列队欢迎。目光热切、掌声热烈。
从大巴车上走下来温家宝总理,让村民们惊喜万分、激动不已。总理与乡亲们亲切握手,温情询问。1988年,全村创办茶叶400亩。1998年,村里办起第一家企业银辉茶叶有限公司。其余时节,全村百姓靠的是“望天水种田”、苦力栽烤烟、洋芋包谷裹肚皮……世代沿袭了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和耕种方式。
“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尤其是村里有一定基础的茶产业,要做好做大,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总理语重心长的叮嘱、云开日出的指引,让村民们,尤其是村支两委如梦方醒、激动不已。
发展特色产业,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种植、加工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发展形式,打造“黔东茶叶万亩村”,这无疑让湄坨村找到了发展的兴奋点。
引领带动,激活发展关键点
从2002年起,全村开始探索茶叶生产和加工的路子,400多亩茶,逐渐增加为500亩、600亩,但要实现惠及2000多群众的小康,还显得太薄弱。正当湄坨村艰难迈步时,2007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湄坨村党支部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大好良机,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