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毅:保护研究鹧鸪斑茶盏 弘扬中国茶禅文化
发表时间:2012/8/28 0:12:59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人:匿名
【字体:
小 中
大 】
中新网泉州8月26日电题:林伟毅:保护研究鹧鸪斑茶盏弘扬中国茶禅文化
作者苏巧凤郭雅真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享誉世界。而茶具则因种类多、造型美,为历代品茶、饮茶者所青睐,其中,宋代福建建安的鹧鸪斑茶盏,更是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0年看到一份中国科学院对鹧鸪斑茶盏的分析报告,并于2004年在香港于氏家族手中见到了鹧鸪斑茶盏,现为于氏家族古陶瓷收藏首席代理人的林伟毅就一直致力研究这种鲜有传世的中国古陶瓷文化瑰宝。
福建泉州人林伟毅26日在泉州表示,近日,他多方奔走,呼吁政府部门对鹧鸪斑茶盏进行保护和研究。
鹧鸪斑传世稀少 宋代风靡中国
宋代中国斗茶盛行,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庶民百姓皆以鉴尝茶品、冲泡茶艺为乐。作为中国宋代八大著名窑系之一,福建建安(今福建南平建瓯县)建窑烧制的黑釉瓷产品最受大家青睐,其中的兔毫、异毫、鹧鸪斑等茶盏,更是当时公认的斗茶佳器。
林先生说,此前,他在香港于氏家族手中见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茶盏,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之后他认为这种茶盏就是中国古陶瓷史上“只闻其名,未知其貌”的宋代鹧鸪斑盏。
“这件鹧鸪斑盏束口造型,深腹饱满,盏的胎色灰黑,底足露胎处留有焙烧冷却之后形成的红褐色,施釉非常精细。”林先生展示了香港于氏家族鹧鸪斑茶盏的视频并介绍说,该茶盏内外盏壁上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银灰色或灰白色结晶斑点,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釉面极像鹧鸪鸟胸前羽毛的斑点。
事实上,鹧鸪斑茶盏在中国古文献早有确切描述,五代末宋初的陶谷《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点、试茶家珍之”,宋四大家之一黄庭坚《满庭芳》“纤纤棒,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此后历朝历代均多有诗词赞颂。
日本馆藏国宝茶具源自福建建安
鹧鸪斑茶盏的烧制及风靡见证了宋代中国斗茶之风的盛行,建安茶叶、茶具以及斗茶法也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传播,影响着日本茶道。林伟毅说,中国古陶瓷中的建盏,在日本有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禾木天目等命名分类,“天目”是日本国对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
据称,宋时建安斗茶之风风靡朝野,南宋时尤以杭州天目山径山的“径山茶宴”最为有名,许多日本僧人慕名到此修行。天目山各寺院中举行茶礼、茶宴时用来招待贵宾的建窑茶盏深受日本僧人的喜爱,并伴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不断由日本僧人带回日本,中国的“茶禅一味”的文化也远播日本。
林先生介绍,目前有四件建盏被宣布为日本国宝,其中三件为曜变天目,它们分别被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另一件为油滴天目,被收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林先生打开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官方网站,网站里对这件国宝黑釉油滴茶盏的描述为:“建窑天目茶盏在镰仓和室町时代被大量船运至日本。在这些瓷器中,曜变天目被认为具有最高的价值。这个茶碗长期以来被称为无以伦比的‘油滴’天目。”
“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中,建窑生产的兔毫盏等被日本茶人推崇备至,在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林先生表示,日本将建盏视为国宝珍藏,可见建盏在日本茶道中的影响之深。
冀用鹧鸪斑盏推动中国茶禅文化传播
由于鹧鸪斑茶盏烧制条件严格,且烧制技术早已失传,传世非常少,林伟毅说,目前仅知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美术馆收藏有几件和鹧鸪斑茶盏特征相似或相近的古建窑茶盏,“中国的文物研究专家基本上都是没有真正上手研究过”。
林先生介绍,2000年香港于氏家族委托中科院高能所对家族收藏鹧鸪斑盏进行实验分析后,于氏家族主要成员出席2002年在上海举办的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并发表相关鹧鸪斑研究论文。之后,这个家族又先后与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物理实验室、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合作,对鹧鸪斑盏的胎体、釉面、结晶斑点等进行科学分析和定量研究。
林先生认为,鹧鸪斑茶盏背后的中国茶禅精神是这种茶盏留给社会的最珍贵精神遗产,目前,他已向福建省和泉州市两级政府写信并表示,“如果可能,我可以劝说上述香港家族出借鹧鸪斑、异毫、兔毫宋代茶道三宝,配合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与茶文化有关的展览、研讨等。(完)